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是肠道细菌感染

2025.08.18 16:37

肠道细菌感染是指由细菌引起的肠道疾病,通常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类感染可以由多种细菌引起,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弯曲菌等,常常通过食物或水传播。感染后,细菌在肠道内繁殖,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影响消化和吸收。

肠道细菌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卫生条件差、免疫系统较弱等。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尤其是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细菌繁殖速度加快,感染风险增加。感染后,细菌释放的毒素会刺激肠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腹泻等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有些人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不适,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出现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失衡,甚至危及生命。

在预防肠道细菌感染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勤洗手,尤其是在处理食物前和如厕后,可以有效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避免食用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对于旅行者来说,选择信誉良好的餐厅和饮用瓶装水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若出现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病情。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尤其在高温天气或剧烈腹泻时更需注意。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更应加强预防措施,定期体检,确保健康。了解肠道细菌感染的相关知识,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保护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