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血管造影怎么做

2025.03.24 17:51

心脏血管造影是一种用于检查心脏血管状况的医疗影像技术,主要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并结合X射线成像,观察心脏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这项检查常用于诊断冠心病、血管狭窄或堵塞等心血管疾病,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心脏血管造影通常在导管室进行,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会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通常选择手腕或腹股沟的动脉作为穿刺点。随后,医生将一根细长的导管插入动脉,并沿着血管逐步推进至心脏附近的冠状动脉。在导管到达目标位置后,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造影剂会随着血液流动填充冠状动脉。与此同时,X射线设备会连续拍摄影像,记录造影剂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从而清晰显示血管的形态、狭窄或堵塞部位。整个过程通常需要30分钟到1小时,具体时间视患者情况而定。

在进行心脏血管造影前,患者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检查前需禁食4-6小时,避免因造影剂引起恶心或呕吐。同时,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过敏史,尤其是对碘造影剂是否过敏,必要时进行抗过敏预处理。检查过程中,患者需保持放松,配合医生的指示,避免不必要的移动。检查后,穿刺部位需加压包扎,患者需卧床休息数小时,观察是否有出血或血肿等并发症。检查后应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体外。心脏血管造影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检查,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如血管损伤、心律失常或造影剂过敏等,因此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