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肺吸虫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025.04.01 08:51

肺吸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食用未煮熟的淡水蟹或蝲蛄、饮用被污染的水源、接触含有幼虫的水体、食用未煮熟的螺类以及通过皮肤直接接触感染源。具体分析如下:

1.食用未煮熟的淡水蟹或蝲蛄:肺吸虫的幼虫常寄生于淡水蟹或蝲蛄体内,食用这些未煮熟的水产品时,幼虫可能进入人体。幼虫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最终寄生在肺部,引发肺吸虫病。确保淡水蟹或蝲蛄彻底煮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2.饮用被污染的水源:肺吸虫的虫卵可能通过粪便排入水体,污染水源。饮用未经处理的污染水时,虫卵可能进入人体,孵化后发育为幼虫并迁移至肺部。饮用前对水进行煮沸或过滤处理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3.接触含有幼虫的水体:在肺吸虫病流行区,水体中可能含有肺吸虫的幼虫。直接接触这些水体时,幼虫可能通过皮肤侵入人体,最终迁移至肺部。避免在可能污染的水体中游泳或涉水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4.食用未煮熟的螺类:某些螺类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食用未煮熟的螺类时,幼虫可能进入人体。幼虫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并寄生在肺部,导致肺吸虫病。确保螺类彻底煮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步骤。

5.通过皮肤直接接触感染源:肺吸虫的幼虫可能存在于土壤或水体中,直接接触这些感染源时,幼虫可能通过皮肤侵入人体。幼虫迁移至肺部后,引发肺吸虫病。避免直接接触可能污染的土壤或水体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法。

肺吸虫病的传播与人类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卫生密切相关。在流行区,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卫生条件、规范食品处理流程是控制肺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通过综合防控手段,可以有效降低肺吸虫病的发病率,保障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