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梗塞是什么意思

2025.08.05 15:13

脑梗塞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的脑细胞损伤或死亡。通常情况下,脑梗塞是由血栓或栓子阻塞脑血管引起的,这种情况会导致大脑某一部分的功能受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

脑梗塞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脑梗塞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肢体无力、语言不清、视力模糊、头晕、意识障碍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偏瘫或昏迷。根据梗塞的部位和程度,患者的恢复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溶栓、抗凝治疗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康复治疗也是恢复功能的重要环节,通过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在预防脑梗塞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首先,应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其次,均衡饮食,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糖食品的消费,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适量的体育锻炼也是预防的重要措施,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心理健康同样不可忽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焦虑,有助于整体健康。戒烟限酒,减少对身体的负担,降低脑梗塞的发生几率。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脑梗塞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