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炎通过什么检查出来

2025.09.25 16:45

肝炎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肝组织活检等多种方式诊断。血液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检测肝功能指标和病毒标志物来判断是否存在肝炎及具体类型。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可观察肝脏形态变化,辅助诊断。肝组织活检则能直接评估肝脏损伤程度,但属于有创检查,通常在其他方法无法明确时采用。

血液检查是诊断肝炎的核心手段。肝功能检测包括转氨酶ALT、AST、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异常升高可能提示肝炎。病毒性肝炎需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如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等。自身免疫性肝炎则需检测自身抗体。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发现肝脏肿大、脂肪变或纤维化;CT和MRI对肝硬化或肿瘤的鉴别更有优势。肝活检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病变,适用于疑难病例或评估病情进展。

诊断肝炎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血液检查前应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指标准确性。影像学检查通常无需特殊准备,但需排除禁忌症。肝活检存在出血或感染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并做好术后护理。部分肝炎早期无症状,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如乙肝携带者、长期饮酒者尤为重要。若检查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