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症

2025.01.07 17:53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变化。它是老年痴呆症的一种类型,通常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影响其发病风险。该疾病的早期症状通常包括轻微的记忆丧失,例如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或难以找到常用物品。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认知障碍,包括语言能力下降、判断力减弱和空间感知能力丧失。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也可能发生变化,表现为焦虑、抑郁、易怒或社交退缩。阿尔茨海默症的进展通常是渐进的,患者在早期阶段可能仍能进行日常活动,但随着病情加重,他们可能需要越来越多的照顾和支持。虽然目前尚无治愈阿尔茨海默症的方法,但一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应对阿尔茨海默症时,家属和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建立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患者的焦虑和困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保持患者的社交活动和认知训练也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定期的医疗检查和专业的护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症状。家属自身也需要关注心理健康,寻求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应对照顾患者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家属更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阿尔茨海默症不仅影响患者本人,也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关注这一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升公众的认知水平,是社会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