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应该如何治疗胰腺炎

2025.01.12 07:16

胰腺炎的治疗包括禁食禁水、胃肠减压、药物治疗、补充液体及营养支持、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禁食禁水:禁食禁水是治疗胰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禁食禁水可以减少胃酸和食物刺激胰腺分泌胰液,从而减轻胰腺的负担。一般在胰腺炎的急性期需要严格禁食禁水,直到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缓解,血淀粉酶等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后,再根据医生的评估逐步恢复饮食。开始恢复饮食时也应从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等。

2.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有助于减轻胃肠道的压力。通过插入胃管,将胃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可减少胃肠道内的压力对胰腺的刺激,降低胰液分泌。同时,胃肠减压还可以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减轻腹胀等不适症状,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在胃肠减压期间,要注意胃管的护理,保持胃管通畅,避免胃管堵塞或脱出。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胰腺炎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首先会使用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等,能够有效地抑制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减少胰液的分泌量。会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腹痛症状,但在选择止痛药物时要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胰腺损伤的药物。另外,还会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控制感染,尤其是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或出现感染迹象的患者,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等,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4.补充液体及营养支持:胰腺炎患者由于禁食禁水以及呕吐等原因,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液体。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可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在营养支持方面,早期主要通过肠外营养,即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来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随着病情的好转,当肠道功能逐渐恢复时,应尽早过渡到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

5.手术治疗:并非所有胰腺炎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但在某些情况下手术是必要的。例如,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如果存在胆管结石梗阻,需要及时进行手术解除梗阻,如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及胆管引流术等。对于胰腺局部出现坏死、感染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等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胰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保持良好的休息,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如腹痛、腹胀、发热等情况,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康复后也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定期复查,以预防胰腺炎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