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核黄疸一般在黄疸出生多久后出现

2025.09.04 17:07

核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至72小时内出现。此时,婴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迅速上升,导致皮肤和眼白出现明显的黄染现象。核黄疸是由胆红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沉积引起的,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婴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在新生儿期,肝脏尚未完全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较弱,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因为母乳中某些成分导致胆红素代谢受阻。此时,若胆红素水平过高,可能会引发核黄疸。核黄疸的症状包括嗜睡、肌张力下降、喂养困难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抽搐或昏迷。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光疗和换血疗法,光疗可以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而换血疗法则适用于严重病例。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若出现核黄疸,医生可能会建议暂时停止母乳喂养,转为配方奶,以降低胆红素摄入。

在监测新生儿健康时,需特别关注黄疸的出现时间和程度。家长应定期检查婴儿的皮肤和眼白颜色变化,若发现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确认胆红素水平,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定期进行体重监测和喂养记录也有助于判断婴儿的健康状况。对于有家族史或早产的婴儿,需加倍小心,定期进行专业检查,以便尽早发现潜在问题。及时识别和处理黄疸,对于保护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