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给宝宝掏耳朵出血了怎么办

2025.09.08 17:11

给宝宝掏耳朵出血了,应立即停止掏耳动作避免二次损伤、用干净纱布轻压出血处止血、观察出血量及是否持续流血、避免耳道进水以防感染、及时就医检查耳道及鼓膜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掏耳动作避免二次损伤:掏耳朵导致出血时,第一时间停止任何掏耳行为。耳道皮肤薄嫩,尤其婴幼儿耳道更脆弱,继续操作可能加深伤口或损伤鼓膜。此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因慌乱导致工具滑入耳道深处。任何外耳道出血都需立即中断操作,防止加重损伤。

2.用干净纱布轻压出血处止血:取无菌纱布或清洁棉球,轻轻按压出血部位。耳道出血通常量少,压迫可促进凝血。避免使用棉签或尖锐物品擦拭,以免带入细菌或扩大创面。若出血较快,可将纱布卷成条状轻塞耳道口,但不可过深。压迫5分钟后观察是否止血,期间避免频繁取出查看。

3.观察出血量及是否持续流血:轻微渗血多为毛细血管破裂,若出血呈滴状或持续流出需警惕较大血管损伤。记录出血时间、颜色及是否伴随液体如透明分泌物。单次出血后停止且无疼痛属轻微伤,反复出血或血量增多可能涉及鼓膜穿孔,需进一步处理。

4.避免耳道进水以防感染:出血后耳道皮肤屏障受损,接触水易引发细菌感染。洗澡时可用防水耳罩或棉球堵住外耳道,保持干燥至少3天。避免游泳或潜水,直至伤口愈合。若发现耳道红肿、流脓或异味,提示可能存在感染,需药物干预。

5.及时就医检查耳道及鼓膜情况:家庭处理仅适用于轻微出血,凡出血伴随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症状,需立即就诊。耳镜检查可确认损伤范围,排除鼓膜穿孔或异物残留。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滴耳液预防感染,或进行专业清创。

婴幼儿耳道狭窄,家长切勿自行用工具掏耳。日常清洁仅需用湿毛巾擦拭外耳廓,耳垢通常可自行排出。若发现宝宝频繁抓耳、哭闹或耳垢堵塞影响听力,应寻求专业医护处理。耳道出血后至少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因碰撞导致再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