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怎样自测痛风

2024.11.25 13:09

自测痛风可从关节症状、发作频率、家族史、饮食因素、尿酸水平几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症状:痛风最常累及的关节是第一跖趾关节,也可出现在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发作时关节会出现红、肿、热、痛,疼痛往往非常剧烈,像刀割或咬噬样,在夜间或清晨突然发作,关节活动受限。这种关节症状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处沉积引发的炎症反应,是痛风的典型表现。

2.发作频率:如果关节疼痛发作频繁,比如在数月内多次发作,就需要警惕痛风的可能。初次发作后,随着时间推移,发作间隔可能会逐渐缩短,发作期延长,是因为体内尿酸水平持续波动,尿酸盐结晶不断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沉积,导致炎症反复发作。

3.家族史:痛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痛风患者,自己患痛风的风险相对较高。家族性痛风可能与遗传基因缺陷有关,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尿酸的代谢过程,如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从而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增加痛风发病几率。

4.饮食因素:高嘌呤饮食是诱发痛风发作的重要因素。如果经常食用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并且在食用后出现关节不适症状,有可能是痛风。这些食物中的嘌呤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大量尿酸,超出肾脏排泄能力时,尿酸就会在体内蓄积,引发痛风发作。

5.尿酸水平:可以通过检测血尿酸水平来初步判断是否可能患有痛风。正常男性血尿酸值一般不超过420μmol/L,女性更年期前不超过360μmol/L。如果尿酸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就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但尿酸高并不一定就会发作痛风,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虽然可以从以上方面自测痛风,但这些方法只能作为初步判断。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痛风,应及时就医,进行更专业的检查,如关节超声、双能CT等,以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痛风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