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手足口病要注意什么

2025.08.22 16:42

手足口病需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加强营养支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个人卫生: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勤洗手是预防的关键。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减少病毒侵入机会。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尤其是儿童玩具和常接触的物品,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2.避免接触感染者: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患者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托幼机构或学校出现病例时,需暂停聚集活动,防止交叉感染。健康人群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降低暴露风险。

3.加强营养支持:患病期间机体免疫力下降,需保证充足营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面条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促进恢复。多饮水以防脱水,尤其发热时更需注意水分摄入。

4.观察病情变化:手足口病多数症状较轻,但少数可能发展为重症。密切监测体温,持续高热不退需警惕。观察是否出现精神萎靡、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这些可能是重症信号。儿童患者家长需特别留意,防止病情延误。

5.及时就医治疗: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发热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出现重症倾向如脑炎、肺水肿等,需立即住院治疗。康复后仍可能携带病毒,需继续隔离观察一周左右。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和照护者应提高警惕,尤其5岁以下儿童是高危人群。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部分病毒类型,但并非绝对免疫。患者衣物需单独清洗并暴晒消毒,排泄物妥善处理。康复后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免疫力波动引发其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