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胆囊息肉有哪些分型

2025.03.05 16:30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的良性肿瘤样病变,根据其病理特征和临床特点,主要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胆囊腺肌症等类型。这些分型在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和预后上存在差异,明确分型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胆固醇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胆囊息肉的绝大多数。其形成与胆固醇代谢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胆囊壁上多发的、直径较小的息肉样突起。炎性息肉则与胆囊慢性炎症密切相关,常伴有胆囊壁增厚和胆囊功能异常。腺瘤性息肉较为少见,但具有潜在的恶变风险,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胆囊腺肌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息肉样病变,表现为胆囊壁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常伴有胆囊收缩功能异常。

在诊断和治疗胆囊息肉时,需注意结合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超声检查是首选的影像学方法,能够清晰显示息肉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对于直径较大的息肉或伴有胆囊壁增厚的病例,需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治疗上,对于无症状且直径较小的胆固醇性息肉,通常采取定期随访观察的策略。对于直径较大、增长迅速或伴有明显症状的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建议行胆囊切除术以预防恶变风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