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支原体感染的前列腺炎

2025.07.23 17:13

支原体感染的前列腺炎是由支原体侵入前列腺组织引发的炎症反应,属于非淋菌性前列腺炎的常见类型。支原体是一种缺乏细胞壁的微小病原体,可通过性接触或泌尿系统逆行感染前列腺,导致尿频、尿急、下腹坠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会阴部疼痛或性功能障碍。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防止慢性化至关重要。

支原体感染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与病原体黏附尿道黏膜、破坏局部免疫屏障有关。前列腺液培养或核酸检测可明确支原体类型,常见为解脲支原体或人型支原体。治疗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或四环素类药物,疗程通常持续2-4周。慢性病例可能需结合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同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反复发作的患者需排查伴侣共同感染,避免交叉传染。部分支原体耐药性上升,强调规范用药的必要性。

治疗期间需避免饮酒及辛辣饮食,减少前列腺充血。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长时间骑行等压迫前列腺的行为。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使用避孕套可降低再感染风险。用药期间定期复查前列腺液,监测病原体清除情况。若出现药物过敏或肝功能异常应及时调整方案。注意与细菌性前列腺炎鉴别,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保持规律作息和充足饮水有助于症状缓解,心理疏导对病程较长者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