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黄疸多少是正常范围

2025.03.28 08:17

黄疸的正常范围通常以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来衡量。在成年人中,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一般低于1.2毫克/分升mg/dL。对于新生儿,由于生理性黄疸的存在,正常范围会稍高,通常在出生后2-3天达到峰值,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可高达12-15mg/dL,但随后会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或排泄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引起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后的产物,正常情况下,肝脏会将其转化为水溶性物质并通过胆汁排出体外。当肝脏功能受损、胆道阻塞或红细胞破坏过多时,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和排泄,就会在体内积累,导致黄疸。黄疸的严重程度与胆红素水平密切相关,轻度黄疸可能仅表现为皮肤轻微黄染,而重度黄疸则可能伴随肝功能异常、尿液深黄、粪便颜色变浅等症状。

在评估黄疸时,除了关注胆红素水平外,还需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病史进行综合判断。例如,急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结石等疾病均可引起黄疸,因此需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影像学等以明确病因。对于新生儿黄疸,需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而病理性黄疸则需及时干预,如光疗或换血治疗,以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黄疸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和肝功能指标,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是管理黄疸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