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2025.08.23 22:41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干扰素可能引发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导致发热反应。发热通常出现在用药初期,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伴随寒战或出汗。轻度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若体温持续升高需调整用药方案。

2.乏力:干扰素可能影响能量代谢,导致全身疲乏感。乏力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精神不振,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适当休息与营养支持可减轻症状,长期持续需评估药物耐受性。

3.肌肉酸痛:干扰素可能引发肌肉组织炎症反应,导致酸痛或僵硬。症状多发生于四肢或躯干,活动后加重。热敷或轻度按摩可缓解,若伴随肌酶升高需警惕肌肉损伤。

4.白细胞减少:干扰素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数量下降。白细胞减少易增加感染风险,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出现明显下降时需考虑减量或暂停用药。

5.肝功能异常:干扰素可能直接或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转氨酶升高。轻度异常通常可逆,严重时可能出现黄疸或凝血功能障碍。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

使用干扰素时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注意观察体温、体力及皮肤黏膜变化,保持充足休息。既往有基础疾病者需谨慎评估用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