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有的人气血不足的原因是什么

2025.09.02 16:43

气血不足是中医常见的体质问题,指人体内气和血的亏虚,导致脏腑功能减退、机体失养。其形成原因复杂,既与先天禀赋有关,也受后天生活习惯、疾病损耗等因素影响。

气血不足的根源可分为内外两方面。先天因素如父母体质偏弱或孕期营养不足,可能导致胎儿气血生化不足。后天因素更为常见,长期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情绪抑郁会耗伤气血;慢性疾病如脾胃虚弱影响水谷精微转化,失血、手术等直接损耗气血储备;现代人久坐少动、熬夜等不良习惯也会阻碍气血运行。女性因月经、生育等生理特点,更易出现气血亏虚,表现为面色萎黄、乏力头晕、月经量少等症状。

改善气血不足需辨证施治。饮食上可适当摄入红枣、山药、猪肝等补益食材,避免生冷油腻;起居需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消耗。运动建议选择八段锦、散步等温和方式促进气血流通。若伴随严重症状如心悸、失眠,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滋补药物。需注意,气血调理是长期过程,需结合体质差异制定方案,同时排查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