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担心失眠而失眠怎么办

2025.08.01 08:56

担心失眠而失眠可以通过调整心态、放松身心、改善环境、规律作息、减少刺激来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心态:过度关注失眠反而加重焦虑,应接纳偶尔失眠是正常现象,避免将睡眠当作任务完成。睡前可进行正念练习,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或身体感受上,减少对失眠的担忧。焦虑情绪会激活交感神经,导致入睡困难,保持平和心态有助于降低神经兴奋性。

2.放松身心:睡前1小时避免剧烈活动或思考复杂问题,可通过温水泡脚、轻柔拉伸或听舒缓音乐放松。肌肉紧张时,人体会分泌更多应激激素,影响睡眠质量。渐进式肌肉放松法能有效缓解躯体紧张,从上到下依次收紧再放松肌肉群,重复数次可诱导睡意。

3.改善环境:保持卧室黑暗、安静且温度适宜,使用遮光窗帘和隔音耳塞减少干扰。床垫和枕头需符合人体工学,避免过硬或过软造成不适。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睡前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必要时开启暖光模式。

4.规律作息:每天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包括节假日,逐步建立生物钟节律。白天避免长时间午睡,尤其下午3点后不宜超过30分钟。早晨接触阳光30分钟可调节褪黑素分泌周期,夜晚更容易产生困意。

5.减少刺激:午后避免摄入咖啡因和尼古丁,晚餐不宜过饱或空腹入睡。酒精虽能短暂助眠,但会干扰深度睡眠。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避免夜尿中断睡眠。

失眠时不必强迫自己入睡,可起床阅读或静坐,待有睡意再返回床上。长期失眠伴随情绪低落或躯体症状时,需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避免自行服用助眠药物,以免产生依赖或掩盖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