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髋骨骨折该怎么治疗

2025.09.15 22:25

髋骨骨折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卧床休息配合牵引固定、药物镇痛与抗凝治疗、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功能、定期复查调整方案。具体分析如下:

1.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髋骨骨折治疗方案需结合骨折类型、年龄及身体状况综合判断。无明显移位或稳定性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如石膏或支具固定。高龄患者或粉碎性骨折通常需手术内固定或关节置换,以恢复骨骼稳定性并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手术方式包括钢板螺钉固定、髓内钉植入等,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

2.卧床休息配合牵引固定:部分患者需短期绝对卧床,通过下肢牵引维持骨折端对位。牵引期间需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定期调整牵引力度。卧床时间过长可能引发肺部感染或血栓,需结合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牵引治疗适用于手术前临时固定或无法耐受手术者。

3.药物镇痛与抗凝治疗:急性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缓解疼痛,长期需避免药物依赖。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尤其对卧床患者至关重要。用药期间监测出血倾向及肝肾功能,及时调整剂量。

4.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功能:骨折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初期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逐渐过渡到关节活动及负重训练。物理治疗如电疗、热敷可缓解僵硬,水中运动减轻关节负担。康复进度需个体化,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

5.定期复查调整方案: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固定方式或康复计划。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为关键复查节点,发现延迟愈合或内固定松动需干预。长期随访关注关节功能及骨质疏松管理。

治疗期间保持营养均衡,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避免剧烈运动或跌倒风险,居家环境需防滑。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或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