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乳糖不耐受会引起腹泻吗

2024.08.06 09:45

乳糖不耐受确实会引起腹泻。

乳糖不耐受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不能有效地消化食物中的乳糖,乳糖是一种双糖,存在于牛奶和乳制品中,乳糖酶是一种位于小肠的酶,负责将乳糖分解为可以被身体吸收的单糖——葡萄糖和半乳糖。

当人体缺乏乳糖酶时,未被分解的乳糖就会在肠道中发酵,产生气体和其他副产品,这会刺激肠道,导致肠道内容物的渗透性增加,从而引起腹泻。腹泻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呈稀糊状或水样,有时还伴有泡沫和酸臭味。患者还可能伴有腹胀、腹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乳糖不耐受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乳糖不耐受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是遗传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糖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导致乳糖不耐受的症状逐渐显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则是由于肠道损伤或疾病,如克罗恩病、乳糜泻或肠道感染等,导致乳糖酶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缺失。

对于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泻,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减少或避免摄入含乳糖的食物。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乳糖酶补充剂或益生菌制剂来帮助消化乳糖和减轻症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很重要,因为腹泻会导致身体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

值得注意的是,乳糖不耐受的诊断需要通过医学检查来确认,不能仅凭症状自我诊断。如果怀疑自己或孩子有乳糖不耐受,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儿童,家长需要特别注意饮食管理。在添加辅食时,应逐渐减少含乳糖的食物,同时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营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饮食的多样化,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可能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过适当的饮食调整和医学治疗,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