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怎么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

2025.09.08 17:11

早产儿呼吸暂停可通过体位调整保持气道通畅、物理刺激唤醒呼吸、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改善氧合、药物治疗刺激呼吸中枢、及时供氧纠正低氧血症。具体分析如下:

1.体位调整保持气道通畅:将早产儿头部置于中线位并轻度仰伸,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后仰导致气道阻塞。使用柔软支撑物固定体位,减少呼吸肌负担。俯卧位可能改善氧合,但需密切监测避免窒息风险。

2.物理刺激唤醒呼吸:轻拍足底或背部触觉刺激可激活呼吸反射,适用于短暂呼吸暂停。避免过度刺激引发心动过缓。若无效需立即采取其他干预措施,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3.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改善氧合:通过鼻塞或面罩提供恒定气流压力,防止肺泡塌陷,减少呼吸暂停发作频率。压力参数需根据体重和病情调整,避免气压伤或腹胀等并发症。

4.药物治疗刺激呼吸中枢: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可增强呼吸中枢敏感性,减少呼吸暂停次数。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防止心动过速或喂养不耐受等副作用。

5.及时供氧纠正低氧血症:通过头罩或鼻导管给予低浓度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目标范围。避免长期高浓度吸氧导致视网膜病变或肺损伤。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期评估呼吸暂停频率和持续时间。根据个体反应调整方案,优先选择无创干预。若反复发作或伴随心率下降,需考虑升级呼吸支持等级。严格记录用药剂量和氧疗参数,避免医源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