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悸发作怎么自救

2025.03.07 20:05

心悸发作时,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调整体位、避免刺激、监测心率、及时就医等方式进行自救,具体分析如下:

1.深呼吸放松:心悸发作时,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缓慢而深长的呼吸可以增加氧气供应,减少心脏负担,同时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帮助心率逐渐恢复正常。建议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持续几分钟,直到心悸症状缓解。

2.调整体位:心悸发作时,采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血液循环。避免站立或剧烈活动,以免加重心脏负荷。同时,保持头部略高于心脏的位置,可以减少血液回流压力,缓解心悸症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抬高双腿,促进血液回流。

3.避免刺激:心悸发作时,应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减少情绪波动,避免紧张、焦虑或愤怒等负面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可以通过听轻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减少外界刺激对心脏的影响。

4.监测心率:心悸发作时,可以通过触摸脉搏或使用心率监测设备,记录心率变化。正常心率范围为每分钟60至100次,如果心率持续过快或过慢,或伴有胸痛、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监测心率有助于判断心悸的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5.及时就医:如果心悸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胸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心电图、血液检查等,明确心悸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及时就医可以避免病情恶化,降低心脏事件的风险。

心悸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能与心脏疾病、情绪波动、药物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等,有助于预防心悸发作。如果心悸频繁发生,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