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丙肝为什么不用治疗

2025.09.23 10:48

丙型肝炎丙肝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暂时不进行治疗,主要取决于病情发展阶段、肝脏损伤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部分感染者可能处于免疫控制状态,病毒复制水平低且肝脏未出现明显损伤,此时医生可能建议定期监测而非立即干预。部分患者因年龄较大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治疗风险可能超过获益,也会暂缓抗病毒治疗。

丙肝病毒HCV感染的自然病程差异较大,约15%-45%的感染者可在急性期自发清除病毒,无需治疗。对于慢性感染者,若肝功能稳定且肝纤维化程度较轻如F0-F1期,部分指南允许在密切随访下延迟治疗。若检测显示病毒载量高、肝功能异常或肝纤维化进展≥F2期,则需尽快启动抗病毒治疗。现代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愈率超过95%,且副作用小,因此多数患者仍建议尽早治疗以避免肝硬化或肝癌风险。

注意事项包括即使暂时不治疗,也必须每6-12个月复查肝功能、HCVRNA和肝脏弹性检测,动态评估病情。饮酒、肥胖或合并乙肝感染会加速肝损伤,需严格戒酒并控制代谢因素。若出现乏力、黄疸或腹水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未治疗期间需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物品,防止血液暴露传播病毒。最终治疗方案需由专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综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