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误打狂犬疫苗怎么办

2025.09.25 16:46

误打狂犬疫苗后无需过度恐慌,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险。狂犬疫苗本身安全性较高,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常见反应,但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健康问题。若确认接种者不存在狂犬病暴露风险,后续剂次可暂停接种。

狂犬疫苗主要用于暴露后预防,健康人群误接种后需观察身体反应。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乏力或低热,一般48小时内自行缓解。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面部肿胀,需立即就医。无暴露风险者无需完成全程接种,但建议保留接种记录供后续医疗参考。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基础疾病者,误接种后建议咨询专科医生评估风险。疫苗中的灭活病毒不会导致感染,但可能引发免疫系统反应。

误接种后需密切监测体温及接种部位状态7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或饮酒以防加重不适。记录疫苗批号、接种时间及机构信息,便于后续追溯。若已接种多剂次,需由公共卫生部门评估是否继续完成程序。孕妇或哺乳期人群误接种需结合暴露风险综合判断。任何异常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加重,应及时至医院感染科或急诊就诊。保留接种凭证有助于后续医疗决策,避免重复接种。狂犬疫苗错误接种后的处理重点在于科学观察与专业评估,过度干预反而可能增加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