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梗塞需要做哪些检查

2025.08.01 08:56

脑梗塞需要做头部CT、磁共振成像、脑血管造影、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头部CT:脑梗塞早期头部CT可显示缺血性低密度灶,发病24小时内可能不明显,但能有效排除脑出血。CT检查快速便捷,适合急诊筛查,但对小灶性脑梗塞或脑干病变敏感度较低。后续复查可观察梗塞范围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2.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对脑组织分辨率高,尤其弥散加权成像能在发病数分钟内检出缺血病灶,明确梗塞部位和范围。磁共振血管成像可显示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辅助判断病因。但检查时间较长,不适用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

3.脑血管造影:通过注入造影剂直接观察脑血管形态,是诊断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属于有创检查,需评估出血风险和肾功能,通常用于术前评估或介入治疗前。

4.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指标,可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凝血功能异常提示血栓形成倾向,电解质紊乱可能加重脑损伤。结果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5.心电图检查:脑梗塞常合并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心电图能筛查房颤等心源性栓子来源。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提高隐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预防再梗塞。部分患者需进一步心脏超声检查。

脑梗塞检查需根据病情轻重和医疗条件选择,急性期优先排除脑出血。检查前需评估患者耐受性,避免过度检查延误治疗。结果需结合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动态复查有助于评估预后。部分检查存在辐射或过敏风险,需提前告知并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