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有抗体是否还会得乙肝

2025.08.20 16:10

有抗体并不意味着完全不会感染乙型肝炎。尽管体内存在抗乙肝病毒抗体,通常表明曾经接种疫苗或感染过乙肝病毒并成功清除,但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存在感染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与个体的免疫状态、病毒的变异以及接触途径有关。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即使体内有抗体,若接触到高浓度的病毒,仍可能发生感染。乙肝病毒的变异株可能会逃避已有抗体的识别,导致感染的可能性增加。对于那些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例如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感染的风险也会显著上升。虽然抗体的存在通常是保护的标志,但并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在预防乙型肝炎方面,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定期进行乙肝病毒检测,尤其是对于高风险人群,能够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未感染的情况下,确保完成全程接种可以有效提高抗体水平。对于已感染者,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及时接受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了解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针具、剃须刀等个人物品,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虽然抗体的存在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但仍需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乙型肝炎的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