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脊柱裂术后如何护理

2025.09.15 22:25

脊柱裂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愈合情况、采用正确体位减轻脊柱压力、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功能、监测排尿排便预防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术后伤口护理是恢复的关键环节,需每日检查伤口有无红肿渗液,使用无菌敷料覆盖。清洁时用生理盐水轻柔擦拭,避免用力摩擦或沾水。若出现发热或伤口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处理。术后两周内避免洗澡,防止水分渗入伤口引发感染。

2.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愈合情况:根据医生建议每1-3天更换一次敷料,注意观察伤口边缘是否对齐、有无裂开或异常分泌物。记录愈合进度,发现愈合延迟或感染迹象需调整护理方案。敷料选择透气材质,避免胶布直接粘贴在伤口上。

3.采用正确体位减轻脊柱压力:术后需平卧硬板床,避免侧卧或俯卧造成脊柱扭曲。翻身时保持头颈背成直线,使用软垫支撑腰部。坐立时佩戴腰围,时间不超过30分钟。术后6周内避免弯腰、提重物或剧烈活动,防止内固定松动。

4.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功能:术后2周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重点锻炼下肢肌群,如踝泵运动、直腿抬高。配合物理治疗改善神经功能,每日训练量以不引起疼痛为限。坚持3-6个月可显著提升运动能力。

5.监测排尿排便预防并发症:记录每日排尿次数及尿量,排尿困难者需间歇导尿。饮食增加膳食纤维,必要时使用缓泻剂。观察尿液颜色及粪便性状,发现血尿或失禁需评估神经功能。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排除积水。

术后恢复期间需严格控制体重,避免增加脊柱负担。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促进组织修复。出现头痛、呕吐或下肢麻木需立即就医,警惕脑脊液漏或神经压迫。家属需学习护理技巧,协助完成日常活动。定期随访复查影像学,评估植骨融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