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胆萎缩有什么不良后果

2025.09.11 19:34

胆萎缩可能导致消化功能减退、胆汁淤积引发黄疸、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胆结石形成风险增加、肝功能代偿性负担加重。具体分析如下:

1.消化功能减退:胆萎缩使胆汁分泌不足,影响脂肪的乳化与分解。未被充分消化的脂肪会随粪便排出,形成脂肪泻。长期消化吸收不良易导致营养不良,患者可能出现腹胀、食欲下降等症状。

2.胆汁淤积引发黄疸:萎缩的胆囊无法有效储存和释放胆汁,造成胆汁滞留。胆红素逆流入血会引起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严重时可能伴随皮肤瘙痒,肝功能指标异常。

3.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胆汁缺乏影响维生素A、D、E、K的吸收。维生素K不足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皮下瘀斑或出血倾向;维生素D缺乏可能引发骨质疏松。

4.胆结石形成风险增加:胆汁长期滞留浓缩,胆固醇易结晶析出形成结石。结石可能堵塞胆管,诱发剧烈腹痛或胆源性胰腺炎。部分患者需手术干预。

5.肝功能代偿性负担加重:为弥补胆汁分泌不足,肝脏持续超负荷工作。长期代偿可能引发肝细胞损伤,甚至进展为肝纤维化,进一步影响代谢和解毒功能。

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日常饮食应低脂、易消化,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超声检查。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轻肝胆系统负担,必要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