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药的扁豆是要炒熟吗

2025.06.27 17:23

扁豆作为中药使用时,通常需要炒制后入药。炒制后的扁豆药性更温和,能增强健脾化湿的功效,同时减少生用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扁豆生用与炒制后的作用有所区别。生扁豆性偏凉,多用于解暑化湿,但可能对脾胃虚弱者造成不适。炒制后,扁豆的性味转为甘温,更擅长健脾止泻,尤其适合治疗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炒制过程中,扁豆的淀粉部分糊化,更容易消化吸收,药效也更稳定。传统炮制方法强调炒至表面微黄、散发香气即可,避免过度炒焦破坏有效成分。

使用炒扁豆时需注意药材质量。扁豆应选择饱满无霉变的品种,炒制时火候均匀,避免外焦里生。部分人群如阴虚内热或湿热炽盛者,需谨慎使用炒扁豆,以免加重燥热。扁豆含有植物凝集素,生用可能引起中毒,务必确保炮制到位。与其他药材配伍时,炒扁豆常与白术、茯苓同用,但具体方剂需遵医嘱调整。储存时应密封防潮,避免药效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