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为什么胃炎会有饥饿感

2025.02.13 07:28

胃炎患者有饥饿感可能是胃酸分泌异常、胃排空加快、能量摄入不足、胃肠功能紊乱、心理因素导致。具体分析如下:

1.胃酸分泌异常:胃酸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胃炎患者可能出现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胃酸会加速胃内食物的消化分解,当胃内食物被快速消化后,就会较早地出现饥饿感。而且胃酸过多还可能刺激胃黏膜上的神经末梢,向大脑传递饥饿信号。

2.胃排空加快:胃炎可能影响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胃排空速度加快。正常情况下,食物在胃内经过一定时间的研磨、混合后才会逐步排入小肠。但胃炎患者的胃可能无法正常控制排空节奏,食物快速进入小肠,胃部很快排空,从而使人产生饥饿感。

3.能量摄入不足:由于胃炎患者胃部存在炎症,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可能无法正常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应,就会通过饥饿感来促使患者进食。即使患者刚刚进食不久,但因为摄入的食物未能有效转化为身体可利用的能量,大脑仍然会接收到身体需要更多食物的信号。

4.胃肠功能紊乱:胃炎往往伴随着胃肠功能紊乱。这种紊乱可能影响胃肠道的神经调节机制,干扰饱腹感和饥饿感的正常传递。例如,胃肠激素的分泌失调,原本应该在胃内食物达到一定量时释放抑制食欲的激素,却因功能紊乱未能正常释放,导致患者不能准确感知饱腹感,过早出现饥饿感。

5.心理因素:心理状态对食欲有重要影响。胃炎患者可能因为担心病情、身体不适等原因产生焦虑、紧张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大脑对食欲的调控,使大脑发出错误的饥饿信号。而且心理压力可能会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进一步影响身体对饥饿和饱腹的感知。

胃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过冷过热的食物。尽量少食多餐,减轻胃部负担。同时,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加重胃炎症状,影响胃肠功能的正常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