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瑜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秋天应该做得几件事,家庭必备小知识

2020.07.25 09:06

秋季早晚温差大,阴气渐长,但阳气逐渐衰弱,人们的生理活动会跟随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此时需做些养生保健工作,健康度过秋季。

1、做到早睡早起
秋季天气越来越寒冷,尽量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觉能顺应阴精收藏,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只要条件允许,可以抽出30分钟时间晨练或做深呼吸,能排除体内浊气,加快新陈代谢,肢体功能得到锻炼。

2、适当秋冻
古人说春捂秋冻,进入秋季后不能立马穿厚衣服,因为身体出汗会损耗津液,导致阳气外泄。但一早一晚要注意身体保暖,避免寒气入侵。

3、调养好精神
秋季花草凋零,再加上雨水多,往往让人们感觉到凄凉和萧条,从而出现抑郁和焦虑不安的情绪。此时需做好精神调养,可以读一本好书、听音乐或室外运动来缓解消极情绪。秋天需保持精神安宁才能收敛神气。

4、保持适度运动
金秋时期天气不冷不热,正是运动的好时机。此时身体的阴精阳气处于收敛内养状态,通过运动有利于保护阳气。但不能做剧烈运动,不然会使得汗液流失,损耗阳气,秋天可选择慢跑、爬山或做早操等。

5、保护好肌肤
秋天天气转凉,血液循环速度减慢,皮肤变得干燥粗糙且滋生细小皱纹,尤其是眼睛周围。每周敷2到3次补水面膜,多喝水,吃含维生素E食物如蜂蜜或核桃芝麻等。同时保持乐观心态,维持荷尔蒙和自主神经平衡。

6、防止秋燥
多吃温润食物,如糯米、核桃或芝麻,避免秋燥缠身。另外要保护好肺部,选择白萝卜和胡萝卜来降肺气。

秋天尽量少吃生冷瓜果,因为大部分瓜类属于阴寒性质,吃太多会损伤脾胃。可选择梨能润肺、消痰止咳,葡萄能补血健胃和利尿。秋季白天可喝盐水,晚上喝蜂蜜水能补充水分,同时能防止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