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宝宝洗澡耳朵进水怎么办

2025.09.08 17:11

宝宝洗澡耳朵进水时,可将头部倾向进水一侧轻轻单脚跳排出水分、用干净棉球在耳道口吸附水分、避免使用棉签深入耳道防止损伤、保持耳朵干燥避免感染、若出现哭闹或发热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将头部倾向进水一侧轻轻单脚跳排出水分:耳朵进水后,重力作用有助于水分自然流出。将宝宝头部向进水耳侧倾斜,同时轻扶宝宝单脚跳跃,利用动作产生的震动促使水分从外耳道滑出。动作需轻柔,避免剧烈晃动导致眩晕或摔倒。

2.用干净棉球在耳道口吸附水分:选择无菌棉球或柔软纱布,搓成细条状轻轻置于耳道入口,利用棉纤维的吸水性吸附残留水分。操作时不可将棉球塞入耳道深处,避免将水分推入更内侧或损伤鼓膜。

3.避免使用棉签深入耳道防止损伤:外耳道皮肤娇嫩,鼓膜薄且脆弱。棉签等硬物容易划伤皮肤或意外刺破鼓膜,甚至将耳垢推向深处形成栓塞。正确做法是仅清洁耳廓及外耳道口可见部分。

4.保持耳朵干燥避免感染:耳道潮湿易滋生细菌或真菌。进水后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朵30cm以上吹拂,或自然晾干。洗澡时佩戴防水耳罩,游泳后及时擦干,减少感染风险。

5.若出现哭闹或发热及时就医:持续耳部不适、分泌物增多、发热可能提示中耳炎或外耳道感染。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疼痛,需观察是否频繁抓耳、拒食、睡眠不安,尽早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处理过程中动作需轻柔,避免强行操作。观察宝宝反应,异常情况不可自行用药或冲洗耳道。日常注意耳部清洁与防护,降低进水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