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恢复

2025.09.15 22:25

运动后肌肉酸痛可通过适当冷敷与热敷交替、补充足够水分与电解质、进行低强度放松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按摩或拉伸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适当冷敷与热敷交替:冷敷能减轻炎症和肿胀,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排出。运动后24小时内优先冷敷,之后转为热敷,每次15-20分钟,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或烫伤。冷热交替刺激血管收缩扩张,缓解深层肌肉紧张。

2.补充足够水分与电解质:运动时大量出汗导致水分和钠钾流失,肌肉细胞脱水会加重酸痛感。及时补充含矿物质的水分或淡盐水,维持体液平衡。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肌肉痉挛,适量摄入香蕉等食物有助于补充钾元素。

3.进行低强度放松活动:酸痛后完全静止可能延缓恢复,慢走或游泳等低强度运动可增加血流速度,带走乳酸堆积。活动强度以不加重疼痛为限,持续20-30分钟,避免剧烈动作导致二次损伤。

4.保证充足睡眠:深度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受损肌纤维修复。每天7-9小时睡眠有助于缩短恢复周期,避免熬夜干扰身体自我修复机制。平躺时抬高下肢可减轻肿胀不适。

5.按摩或拉伸缓解:轻柔按压酸痛部位能放松筋膜粘连,改善局部微循环。拉伸时保持动作缓慢,每个姿势维持15-30秒,避免弹振式拉伸造成拉伤。重点处理大腿、小腿等大肌群。

运动后48小时内避免过度使用酸痛肌肉,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肿胀需就医排查其他损伤。饮食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豆制品或鱼类,帮助肌肉组织重建。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压迫,保持环境通风以降低闷热感对不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