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怎样让粘连的肌肉分开

2025.09.15 22:26

肌肉粘连可通过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手法松解缓解纤维化粘连、适度拉伸恢复肌肉弹性、针灸刺激神经肌肉调节、功能锻炼增强协调性。具体分析如下:

1.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热敷能扩张血管,加速代谢废物排出,减少炎症物质堆积。温度控制在40-50℃为宜,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湿热敷效果优于干热敷,可用热毛巾或暖水袋,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配合轻度活动效果更佳,但急性损伤期禁用。

2.手法松解缓解纤维化粘连:专业医师通过按压、揉捏等手法分解粘连组织,改善肌肉滑动能力。操作需根据粘连程度调整力度,过度用力可能造成二次损伤。适用于慢性粘连,需配合呼吸放松,每周2-3次,连续治疗4-6周可见效果。

3.适度拉伸恢复肌肉弹性:静态拉伸为主,动作需缓慢持续,每次保持15-30秒。重点拉伸粘连部位,如腘绳肌粘连可坐位前屈。避免弹振式拉伸,防止肌肉纤维撕裂。每日进行2-3组,长期坚持可增加肌肉延展性。

4.针灸刺激神经肌肉调节:针刺阿是穴或邻近穴位,调节局部气血运行。深度以得气为度,留针15-20分钟,配合电针增强刺激。需由执业医师操作,避免误伤神经血管。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对浅层粘连效果显著。

5.功能锻炼增强协调性:设计针对性动作如肩关节画圈、踝泵运动等,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限,每组10-15次,每日3-5组。结合等长收缩训练,改善肌肉控制力,预防再次粘连。

操作前需排除禁忌症如出血倾向或急性感染。过程中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应立即停止。长期卧床者需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剧烈活动。饮食宜清淡,保证蛋白质摄入以支持组织修复。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