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大面积脑水肿怎么治疗

2025.08.01 08:56

大面积脑水肿的治疗包括控制颅内压升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脑血流灌注、使用脱水药物、必要时手术减压。具体分析如下:

1.控制颅内压升高:通过抬高床头30度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受压,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过度通气可短暂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收缩脑血管减少血容量,但需谨慎使用以防脑缺血。镇痛镇静有助于减少机体代谢需求,降低脑氧耗。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限制液体入量防止加重水肿,尤其避免低渗液体输注。监测血钠水平,纠正低钠血症时需缓慢补钠,避免渗透压急剧变化诱发脑桥中央髓鞘溶解。同时补充钾、镁等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

3.改善脑血流灌注:保证平均动脉压高于颅内压以维持脑灌注压,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避免血压剧烈波动,防止继发性脑缺血或出血。监测脑氧合指标,必要时通过亚低温治疗降低脑代谢率。

4.使用脱水药物: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可提高血浆渗透压,促使脑组织水分向血管内转移,需监测肾功能以防急性肾损伤。呋塞米与甘露醇联用可增强脱水效果,但需注意电解质紊乱。甘油果糖适用于肾功能不全者,作用较温和。

5.必要时手术减压: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颅内压增高,可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扩大颅腔容积,降低颅内压力。脑室穿刺引流可直接释放脑脊液,尤其适用于合并脑积水者。手术时机需综合评估病情进展及预后。

治疗过程中需动态评估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影像学表现,警惕脑疝形成。避免使用加重脑水肿的药物,如含糖溶液或某些麻醉剂。营养支持应早期介入,但需控制血糖水平。康复干预需在病情稳定后逐步开展,减少神经功能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