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频尿急要怎么治疗

2025.06.12 09:24

尿频尿急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水习惯、进行膀胱训练、服用药物、针灸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水习惯:控制每日饮水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尤其是睡前减少饮水。限制咖啡、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以减少对膀胱的刺激。适当增加水分摄入的间隔时间,帮助膀胱逐渐适应正常容量,减少尿频尿急的症状。

2.进行膀胱训练:通过延迟排尿的方式逐步延长排尿间隔,增强膀胱的储尿能力。开始时可以设定较短的时间目标,如每小时排尿一次,之后逐渐延长至两小时或更久。配合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能够增强尿道括约肌的控制力,改善尿频尿急问题。

3.服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索利那新、托特罗定,能够减少膀胱肌肉的过度活动,缓解尿急症状。对于伴有感染的尿频尿急,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部分患者还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帮助放松膀胱颈肌肉,改善排尿功能。

4.针灸治疗:选择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能够调节膀胱功能,缓解尿频尿急。针灸通过刺激经络,改善气血运行,对部分功能性尿频尿急患者有一定效果。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一般建议连续治疗10-15次为一个疗程。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如膀胱过度活动症或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路梗阻,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膀胱扩大术、前列腺电切术等,旨在解除梗阻或增加膀胱容量。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确保排尿功能逐步恢复。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发热、血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中断治疗,严格遵循医嘱。长期症状未缓解者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保持规律作息,减少精神紧张对膀胱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