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自己如何治疗失眠

2025.08.01 08:56

失眠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改善睡眠环境、放松身心、适度运动、避免刺激性物质。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建议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即使周末也不宜过度改变。白天避免长时间午睡,尤其下午三点后不宜睡觉。睡前1-2小时减少使用电子设备,避免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逐渐建立条件反射,让身体在固定时间产生睡意。

2.改善睡眠环境:卧室温度保持在18-22℃最为适宜,湿度控制在50%-60%。使用遮光窗帘隔绝外界光线,必要时佩戴眼罩。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和高度合适的枕头,保持脊柱自然曲线。减少噪音干扰,可考虑使用白噪音机器。床上用品定期更换,保持清洁干燥。

3.放松身心:睡前进行深呼吸练习,采用腹式呼吸法缓慢吸气呼气。尝试渐进式肌肉放松,从脚部开始逐步放松全身肌肉。听轻柔音乐或自然声音帮助平静情绪。写日记记录当天事务和想法,清空大脑负担。避免在睡前思考复杂问题或做重要决定。

4.适度运动:白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但避免睡前3小时内剧烈运动。瑜伽或太极等柔缓运动可安排在傍晚,帮助放松身心。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过度疲劳反而影响睡眠。坚持规律运动能提升睡眠质量,但需长期坚持才有效果。

5.避免刺激性物质:下午开始限制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品摄入。晚餐不宜过饱,避免高脂辛辣食物。睡前4小时避免饮酒,酒精会干扰深度睡眠。尼古丁具有兴奋作用,吸烟者需控制晚间吸烟量。某些药物可能影响睡眠,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时间。

失眠情况持续超过一个月或伴随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自行用药存在风险,需严格遵医嘱。不同年龄段对睡眠需求存在差异,不必过度追求睡眠时长。保持平和心态,过度关注睡眠问题反而加重失眠。记录睡眠日记有助于发现个人睡眠规律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