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EB病毒是怎么被感染的

2025.09.25 16:46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感染方式包括接吻、共用餐具或食物等密切接触行为。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感染后可在人体内长期潜伏,多数情况下不引起明显症状,但可能在某些条件下被激活。

EB病毒感染的常见途径是与携带者的唾液直接接触,例如父母亲吻儿童或成人之间的亲密行为。共用未经消毒的餐具、水杯或牙刷也可能导致传播。感染后,病毒首先侵入口咽部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随后进入潜伏状态。初次感染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部分感染者会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免疫力低下时,潜伏的EB病毒可能重新激活,增加患某些肿瘤如鼻咽癌、淋巴瘤的风险。

预防EB病毒感染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或亲密接触。目前尚无针对EB病毒的特效疫苗,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若出现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由于EB病毒与多种疾病相关,定期体检和早期诊断对健康管理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