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道结核杆菌会引起低烧吗

2025.07.09 14:15

尿道结核杆菌感染确实可能引起低烧。结核杆菌侵入泌尿系统后,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和全身免疫应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持续低烧现象。低烧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7.3°C至38°C之间波动,可能伴随乏力、盗汗等非特异性症状。

尿道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低烧与细菌活动及机体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结核杆菌在尿道及周围组织繁殖时,释放的毒素和代谢产物会刺激免疫系统,引发炎性介质释放,导致体温升高。若感染扩散至肾脏或输尿管,可能形成结核性脓肿或肉芽肿,进一步加重全身症状。低烧通常呈现周期性或持续性,尤其在午后或夜间明显。部分患者可能误以为是普通尿路感染,但结核感染的特点在于症状进展缓慢且对抗生素治疗不敏感。

怀疑尿道结核杆菌感染时,需及时就医进行尿液结核菌培养、PCR检测或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足量、规律的原则,通常需长期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日常需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支持以提高免疫力。若低烧持续或伴随血尿、腰痛等症状,提示病情可能进展,需进一步评估。同时,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筛查,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