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踝骨折了如何练下蹲

2025.07.23 08:37

脚踝骨折后练习下蹲需在医生确认康复阶段后进行、初期以无负重静蹲为主逐步增加角度、使用辅助工具如椅子或墙壁保持平衡、结合踝关节灵活性训练提升活动范围、避免疼痛或不适感出现立即停止。具体分析如下:

1.医生确认康复阶段后进行:踝关节骨折后需经过固定期和初步愈合期,通常需要影像学检查确认骨痂形成良好。过早负重可能导致移位或延迟愈合,需严格遵循医嘱判断是否进入功能锻炼阶段。康复初期可能需配合物理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初期以无负重静蹲为主逐步增加角度:从靠墙静蹲开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背部贴墙缓慢下蹲至微痛即止。保持10-15秒后复位,每日3组。随着肌力恢复,逐渐增加下蹲深度和持续时间,但避免超过90度以免踝关节压力过大。

3.使用辅助工具如椅子或墙壁保持平衡:单侧骨折时可扶住稳固支撑物分担体重,减少患侧负荷。椅子高度以坐下时大腿与地面平行为宜,利用上肢支撑控制下蹲速度,避免突然动作引发二次损伤。

4.结合踝关节灵活性训练提升活动范围:下蹲前先进行踝泵运动或足底滚动训练,促进关节液润滑和软组织延展性。可配合弹力带做背屈拉伸,增强小腿三头肌力量,为全范围下蹲奠定基础。

5.避免疼痛或不适感出现立即停止:练习时若出现刺痛、肿胀或关节弹响,表明负荷超过当前恢复水平。应暂停训练并冰敷,必要时复查调整方案。康复进度因人而异,不可盲目对比他人训练强度。

练习期间需穿戴护踝或弹性绷带提供稳定性,饮食补充钙质和胶原蛋白促进骨愈合。夜间抬高患肢减少水肿,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动作需缓慢可控,避免跳跃或旋转等高风险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