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短膜壳绦虫病有什么特点

2025.08.27 08:30

短膜壳绦虫病常见于儿童、症状以轻度腹痛或腹泻为主、感染后粪便中可检出虫卵、病程通常呈慢性且反复发作、驱虫治疗效果好但易重复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常见于儿童:短膜壳绦虫病好发于儿童群体,与卫生习惯较差有关。儿童接触污染环境或物品后未彻底清洁双手,易经口摄入虫卵。患儿多集中在集体生活场所,如幼儿园或小学,因密切接触增加传播风险。

2.症状以轻度腹痛或腹泻为主:感染者临床表现较轻微,部分可能出现间歇性脐周隐痛或稀便,少数伴有食欲减退或乏力。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为功能性胃肠病,需结合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3.感染后粪便中可检出虫卵:病原学诊断依赖粪便镜检,虫卵呈圆形或椭圆形,透明壳薄,内含六钩蚴。因虫卵排出呈间歇性,需多次送检提高检出率。部分病例可通过肛门拭子法辅助检测。

4.病程通常呈慢性且反复发作:未治疗者感染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症状时轻时重。虫体在肠道内反复脱节片排卵,导致自体重复感染,延长病程。部分患者因免疫力差异可自行清除寄生虫。

5.驱虫治疗效果好但易重复感染:吡喹酮或阿苯达唑等药物疗效显著,多数患者用药1-2次即可治愈。但若未改善卫生条件或未彻底消毒环境,接触残留虫卵后可能再次感染,需加强预防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充分洗手。定期清洁居住环境,尤其注意玩具和餐具消毒。集体机构发现病例时应进行筛查和集体服药。避免生食或饮用未煮沸的水源。治疗后需复查粪便确认虫卵转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