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小儿鼻出血是什么情况

2025.06.30 16:17

小儿鼻出血常见于鼻腔黏膜干燥或损伤、鼻腔异物刺激、过敏性鼻炎发作、凝血功能异常、剧烈运动或外伤等。具体分析如下:

1.鼻腔黏膜干燥或损伤:鼻腔黏膜血管丰富且表浅,干燥环境下容易破裂出血。气候干燥、频繁挖鼻或用力擤鼻均可导致黏膜损伤。冬季暖气房内湿度低,鼻黏膜更易干裂。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可有效预防。出血时可用冷毛巾敷鼻梁收缩血管。

2.鼻腔异物刺激:儿童好奇心强,可能将小物件塞入鼻腔。异物长期存留会摩擦黏膜引发溃烂出血。常见症状为单侧鼻腔流脓血涕伴恶臭。需及时就医取出异物,避免自行掏挖导致二次损伤。平时需收好细小物品并加强看护。

3.过敏性鼻炎发作:过敏体质儿童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频繁打喷嚏和揉鼻动作易诱发黏膜破损。表现为鼻痒喷嚏后突发鼻衄。需排查过敏原并使用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

4.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会导致自发性鼻出血。出血量大且难以自行停止,常伴有皮肤瘀斑或牙龈出血。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明确病因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

5.剧烈运动或外伤:奔跑跳跃时血压升高,鼻部血管压力增大可能破裂。跌倒撞击等直接外力会造成鼻骨骨折或黏膜撕裂。运动后突发鼻出血需立即冷敷并保持低头姿势。反复出血需排除鼻中隔偏曲等结构问题。

鼻出血时应保持镇静,用手指捏住鼻翼压迫止血,头部稍向前倾避免血液倒流。持续出血超过15分钟或伴随头晕面色苍白需立即就医。日常饮食多补充维生素C和K,增强血管弹性。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孔,气候干燥时可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