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愈合期都有哪些

2025.07.23 08:37

骨折愈合期主要包括血肿形成期、纤维性骨痂期、骨性骨痂期、骨痂重塑期以及功能恢复期。具体分析如下:

1.血肿形成期:骨折后局部血管破裂,血液在断端周围形成血肿,为后续愈合提供物质基础。血肿内富含纤维蛋白和生长因子,刺激周围细胞向损伤区域迁移。此阶段通常持续数天,需避免过早活动以免加重出血。

2.纤维性骨痂期:血肿逐渐机化,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软性连接。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开始活跃,产生胶原纤维和软骨基质,初步稳定骨折断端。此阶段持续2-3周,需保持适当固定以保护脆弱组织。

3.骨性骨痂期:软骨组织逐渐被新生骨组织取代,形成硬性骨痂。成骨细胞大量增殖并分泌骨基质,钙盐沉积使骨痂强度增加。此阶段持续数周至数月,需逐步增加负重以刺激骨痂强化。

4.骨痂重塑期:新生骨组织通过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协同作用,逐步恢复原有骨结构。多余骨痂被吸收,骨小梁按力学方向重新排列。此阶段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需结合康复训练优化骨骼功能。

5.功能恢复期:骨骼结构稳定后,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通过适应性训练恢复力量与柔韧性。此阶段强调循序渐进的运动干预,避免过度负荷导致二次损伤。

骨折愈合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饮食应保证钙、磷及蛋白质摄入,避免吸烟饮酒影响代谢。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加大强度。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整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