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积聚性是什么样的疾病

2025.07.10 14:56

积聚性是一种中医病证,主要指气、血、痰、湿等病理产物在体内局部结聚不散的病理状态。这类疾病多因情志不畅、饮食失调或外邪侵袭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进而形成有形或无形的积聚。积聚性病证可表现为肿块、胀满、疼痛等症状,常见于癥瘕、痞块、瘿瘤等疾病。

积聚性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情志抑郁易导致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久而成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痰湿内生,聚而成块;外感寒湿或热毒也可能阻滞经络,使气血凝滞。根据病机不同,积聚可分为气滞、血瘀、痰凝等类型。气滞者多见胀痛游走不定,血瘀者则痛有定处、按之坚硬,痰湿积聚常伴体胖、苔腻等表现。中医治疗以行气活血、化痰散结为主,结合辨证选用方药,如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等。

预防和调护积聚性疾病需注意情绪调节,避免长期忧思恼怒;饮食宜清淡,少食生冷油腻,以防痰湿内生;适度运动有助于气血流通。若发现身体出现不明肿块或持续胀痛,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滥用破血耗气之药,以免加重病情。积聚性疾病病程较长,治疗需耐心,配合医生辨证施治,同时定期复查以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