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肺炎吐泡泡是怎么回事

2025.09.11 17:28

婴儿肺炎吐泡泡是由于肺部感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气泡随呼吸从口腔排出形成的现象。肺炎引发的炎症刺激会使支气管和肺泡产生大量黏液,婴儿咳嗽能力较弱,无法有效排出这些分泌物,黏液混合空气形成泡沫,通过口腔或鼻腔溢出,表现为吐泡泡。这一症状常伴随呼吸急促、发热或食欲下降,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婴儿肺炎吐泡泡的机制与呼吸道生理特点密切相关。新生儿及小月龄婴儿的呼吸道狭窄,黏膜屏障功能不完善,病原体易侵入下呼吸道引发感染。炎症反应使黏液分泌增加,同时婴儿胸廓弹性差、呼吸肌力量弱,难以通过咳嗽有效清除分泌物。气泡的产生还与呼吸频率加快有关,快速气流通过湿润的分泌物时形成泡沫。部分病毒或细菌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菌会进一步加重黏液分泌,导致泡泡黏稠且可能带有奶渍。若观察到泡泡呈黄色或绿色,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需结合血常规和胸片检查判断病情。

发现婴儿吐泡泡需立即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避免包裹过厚影响呼吸。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可稀释分泌物,哺乳后竖抱拍嗝减少呛奶风险。不可自行服用止咳药,以免抑制排痰。就医后需严格按疗程用药,观察进食量及尿量以防脱水。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出现该症状需住院治疗,因其免疫系统发育更不完善。喂养时采取半卧位,每次喂奶量减少10%-20%,避免胃食管反流加重呼吸窘迫。密切注意是否出现鼻翼煽动、肋骨间隙凹陷等呼吸困难表现,这些均为病情加重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