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是什么

2025.03.07 20:04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和胸痛,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常伴随发热,体温可能升高至38℃以上。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典型反应,病毒侵入心肌细胞后,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炎症介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发热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持续高热可能提示病情较重,需及时就医。

2.乏力:患儿常表现为明显的乏力,活动能力下降。病毒性心肌炎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尤其是肌肉组织能量代谢受到影响,表现为乏力。乏力程度与心肌损伤范围及心功能受损程度相关,严重乏力可能提示病情进展。

3.心悸:患儿可能出现心悸症状,自觉心跳加快或不规则。病毒性心肌炎可引起心肌细胞炎症和水肿,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心悸可能伴随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恶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4.呼吸困难:患儿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气短等症状。病毒性心肌炎导致心功能不全,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肺循环淤血,影响气体交换,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程度与心功能受损程度相关,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衰表现。

5.胸痛: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胸痛症状,多位于心前区。病毒性心肌炎引起心肌细胞炎症和坏死,刺激心脏神经末梢,产生疼痛感。胸痛性质多为钝痛或压迫感,持续时间不等,可能伴随胸闷、气短等症状,需与心绞痛、胸膜炎等疾病鉴别。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除上述症状外,还需关注患儿的整体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尿量等。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治疗以休息、营养支持、抗病毒、改善心肌代谢为主,严重病例需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机械辅助循环。预防方面,应加强儿童免疫力,避免病毒感染,及时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