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穿刺的副作用

2025.07.07 08:59

肝穿刺可能导致出血、感染、胆汁漏、疼痛、气胸。具体分析如下:

1.出血:

肝组织血供丰富,穿刺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轻度出血可自行停止,严重时需输血或手术干预。术前需检查凝血功能,术后卧床观察24小时,监测血压及血红蛋白变化。

2.感染:

操作中无菌不规范或患者免疫力低下可能引发感染。表现为发热、局部红肿,严重者出现肝脓肿。需严格消毒器械,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感染风险。

3.胆汁漏:

穿刺损伤胆管可能导致胆汁渗入腹腔。轻度可自行吸收,重度需引流或手术。术后出现腹痛、黄疸需立即检查。有胆道梗阻病史者风险更高。

4.疼痛:

穿刺后肝包膜受刺激引发右上腹隐痛,通常3天内缓解。剧烈疼痛可能提示出血或胆汁漏,需影像学排查。避免术后剧烈活动加重疼痛。

5.气胸:

穿刺位置偏高可能误伤膈肌或肺脏,导致胸腔积气。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需胸片确认。少量气胸可自行吸收,大量需穿刺排气。

术前需完善影像定位,选择合适穿刺路径。术后24小时内禁剧烈运动,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有严重心肺疾病或凝血障碍者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