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质疏松有什么方法治疗

2025.07.23 08:37

骨质疏松可通过药物治疗补充钙和维生素D、增加负重运动改善骨密度、调整饮食结构摄入高钙食物、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采用物理治疗缓解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补充钙和维生素D: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两者联合使用可减缓骨质流失。常用药物包括碳酸钙、阿法骨化醇等,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钙水平调整剂量。长期缺乏可能导致骨折风险增加,但过量补充可能引发高钙血症,需定期监测。

2.增加负重运动改善骨密度:适度的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可刺激骨骼生长,增强肌肉力量。运动频率建议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关节损伤。长期坚持可提升骨密度,降低跌倒风险。

3.调整饮食结构摄入高钙食物:日常饮食中多摄入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补充富含磷、镁的食物以促进钙平衡。避免高盐饮食影响钙吸收,建议每日钙摄入量不低于800mg。

4.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烟草中的尼古丁抑制成骨细胞活性,酒精干扰钙代谢,长期吸烟饮酒会加速骨质流失。戒烟限酒可减缓骨质疏松进展,改善整体骨骼健康。

5.采用物理治疗缓解疼痛:对于已出现骨痛或骨折的患者,可采用热敷、低频脉冲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物理治疗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操作加重损伤。

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骨量进一步流失。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注意居家环境安全,防止跌倒引发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