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骨凹陷应该怎么办

2025.08.11 14:18

颅骨凹陷需及时就医评估损伤程度、根据凹陷深度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手术复位需避免损伤脑组织、术后密切观察有无感染或脑水肿、康复期避免头部二次受伤。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损伤程度:颅骨凹陷可能伴随颅内出血或脑挫伤,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凹陷范围及深度。医生会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是否影响脑功能,轻度凹陷未压迫脑组织可暂不处理,但需定期复查。若出现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提示可能存在急性颅内损伤,需紧急干预。

2.根据凹陷深度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凹陷小于1cm且无神经症状可采用保守治疗,如止痛和抗炎药物。深度超过1cm或压迫脑功能区需手术复位,常见术式包括撬拨复位或去除骨片后修补。儿童颅骨弹性较好,部分凹陷可自行恢复,但成人通常需手术干预。

3.手术复位需避免损伤脑组织:术中需精准操作防止碎骨片刺入脑实质,同时清除血肿或坏死组织。开放性骨折需彻底清创并预防感染,必要时植入钛网或骨水泥修补缺损。术后需检查脑脊液是否漏出,避免引发颅内感染。

4.术后密切观察有无感染或脑水肿:术后24小时是并发症高发期,需监测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使用脱水药物控制脑水肿,抗生素预防感染。若出现发热或切口渗液,需及时处理。影像学复查确认复位效果及颅内情况。

5.康复期避免头部二次受伤:术后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或碰撞头部,睡眠时避免压迫手术区域。饮食需补充蛋白质促进骨愈合,定期随访观察颅骨愈合进度。遗留头痛或癫痫症状需长期药物治疗。

颅骨凹陷后禁止自行按压或热敷,以免加重损伤。恢复期间出现视力模糊或肢体无力需立即复诊。长期随访中关注心理状态,部分患者可能因外伤产生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