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脾肾气虚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脾肾气虚是中医学中的一种证候类型,指脾脏和肾脏的气虚状态同时存在,导致身体机能减退。脾主运化,肾主藏精,两者气虚会影响水谷精微的转化与封藏,进而引发一系列虚弱症状。

脾肾气虚的典型表现包括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夜尿频多等。脾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气血生化不足;肾虚则影响生殖、生长和代谢,可能出现早衰、畏寒或下肢浮肿。长期劳累、久病体弱或年老体衰容易诱发此证,也可能因饮食不节、过度思虑损伤脾气,进而累及肾气。

调理脾肾气虚需注重健脾益肾,可通过中药如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或艾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温补脾肾。日常应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适当摄入山药、莲子、芡实等健脾食材,配合适度运动以增强体质。需注意,脾肾气虚与单纯脾虚或肾虚不同,需辨证施治,避免盲目进补。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