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需要长期吃药吗

2024.09.10 18:14

心肌梗死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吃药。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即使经过及时治疗病情稳定后,后续仍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来预防再次梗死、改善心脏功能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长期吃药主要有以下重要原因。首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风险,这对于预防心肌梗死的再次发作至关重要。其次,他汀类药物可调节血脂,稳定斑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还可能需要使用β受体阻滞剂来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来控制血压、改善心室重构。这些药物的联合使用有助于维持心脏健康,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而且,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基础疾病、心脏功能状态等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规律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还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在长期服药过程中,患者也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这对于疾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心肌梗死患者要认识到长期吃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